Vol.
arrow
about
contact
《海》
一本通往世界的
輪船旅遊雜誌
文:單彥博
圖:雞籠卡米諾
加入書籤 + 分享文章
fblinetwitter
工業革命後,蒸汽機被廣泛使用於鐵道運輸以及航運的交通工具,日本也在19世紀明治維新後,引進了西方工業化的思維,由財團經營的航運公司紛紛投入,協助拓展日本的版圖。1884年創立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,靠著眾多航線將旅客送往世界各地,日本接管台灣後,大阪商船順勢也在基隆設立支店、開拓航線。

航線經營有成後,大阪商船更在1924年出版《海》雜誌,一年四刊,除了船公司及當代的廣告之外,也會介紹各國不同的風俗民情,可以說是旅遊雜誌的先驅。

當時也會邀請名人撰寫遊記,例如於1930年第23號刊,便收錄了辻井浩太郎撰寫的《夏の台湾へ》,提到他搭乘蓬萊丸到台灣旅遊的趣事。
大阪商船主要航線圖
日人來台的輪船旅記
《夏の台湾へ》一文中記錄著辻井浩太郎對台灣的描述,一開始就說到日本人對於台灣的印象是焦熱地獄,他便做了詳細的台北、大阪、東京、熊本的溫度比較表後發現,其實當年八月台北的氣溫只有五天比大阪高,甚至有二十一天比大阪還低溫,不過與日本的天氣相比,台灣夏天比較漫長卻是事實。同時辻井也特別紀錄台灣特有的防暑建築「亭仔腳」(騎樓)的描述。除了夏日台灣的氣候有多加描述之外,台灣水果中的「芒果」也被辻井特別寫入文中,他形容芒果的口感如乳霜狀地融化在舌尖上,味道非常甜,是一種吃起來相當誘人的東西。

雖然當時已經可以藉由輪船來到台灣旅遊,但船票可相當的不便宜!神戶到基隆的一等至三等的票價分別為六十五円、四十五円、二〇円,當時基隆地方稅調查委員的年薪約為五〇円,從薪水的幅度可以瞭解到,搭乘輪船旅遊的成本還是相對高昂的,不只是艙等有分等級,像是休息室及食堂也會有不同等級的區別。
《夏の台湾へ》文中的溫度比較表與船班票價資訊
一百年前基隆散策路線
觀光盛行於台灣本島之後,自然每座城市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景點,基隆的景點橫跨基隆港東西兩岸,當時已規劃有一日遊的行程路線給旅客。

這條路線相當有趣,旅客可以從基隆驛開始,前往高砂公園(現委託行一帶)、千人塚(現三坑車站附近)、基隆神社(現忠烈祠)、水產會社(三沙灣附近)、御遺跡紀念碑(二沙灣附近)、孤拔海濱(大沙灣海水浴場舊址)、旭丘、八尺門、社寮島(和平島)、蕃字洞、紅毛井(已消失),最後搭乘接駁船往仙洞窟之後,再以人力車拉回到基隆驛。

雖然這樣有趣的一日遊,因為商港發展的關係無法重新複製,但今年( 2023 )四月基隆再度以郵輪港口的形式迎接來來往往的國際旅客,每當郵輪到訪,都讓基隆再次展現異國港都的風采。
蓬萊丸輪船外觀與內部陳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