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l.
arrow
about
contact
fb
一葉方舟,等風起
文:戴秀真
圖:鄭十一
加入書籤 + 分享文章
fblinetwitter
我站在船緣,望向遠處大大小小的帆,好似定格在海面上,手舉高想確認─是,現在沒有風。

帆船沒有風力無法前進,海平面很靜,太陽曬著很耗體力,我發現有一股煩躁跟無聊感在醞釀著,心魔太快就出現了吧,才過了五分鐘?十分鐘?看著像畫一樣的帆,這時候船員們都在做什麼呢?等待的時間會不會很無聊?會拿出書來看嗎?船上喜歡播放哪些種類的音樂呢?

還是,等下次風起前,只能保有耐心?

我在另一艘娛樂漁船上觀看帆船賽,並跟著攝影團隊做紀錄。與其他船隻保持一定距離後,船長也關掉引擎,好讓攝影團隊與紀錄者能捕捉到好的畫面。

這是第一次能有機會近距離觀賽,我試著揣測船員們的心情。風平浪靜的海面,想像如果是度假應該是超讚的吧!別忘記正在比賽呀,內在穩定度跟雙手拉帆繩的收放,都得拿捏得當。
第一次跟隨帆船出海,繞基隆嶼追海風
台琉國際帆船賽共有三條比賽航道,分別是基隆嶼繞島賽、台灣基隆-日本宮古島越洋賽和宮古島場地賽。今年共35艘船隊參賽,近300位選手齊聚潮境海灣展開角逐,其中也有來自日本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智利等國選手參與。2025年是台琉國際帆船賽的第21年頭,不僅是台琉兩地交流的平台,也成為國際帆船運動的盛事。

帆船比賽規則之一,是船隻從港口出發航行到起始點後就要關掉引擎,接下來的就得完全靠風力前進。失去機械動力的帆船,這時得順著海流及仰賴海風,在無邊際的大海,我們跟著帆船一起浮盪,但參賽的船員們才正要忙碌起來。

重型帆船十分仰賴船員之間的分工與默契,每艘船至少會有6-10名船員。站在船頭的船員負責導航、指揮方向,因為船隻沒有煞車系統,得小心海上避碰;起風時,三四名船員會合作放下風帆,讓帆船可以順利御風而行。

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船員操控球帆的技巧,繩索收放之間,球帆因載滿了風顯得圓滾滾的,此時後方舵手還需精準的配合演出,讓船身適時傾斜、不失優雅地劃過海面,如同甩尾一般的乘風破浪,堪稱是帆船賽中最美的畫面。
在大海中,體會渺小與臣服
天海無垠,我不自覺地一直找尋基隆嶼,因為離開岸之後基隆嶼成為視線中最顯著也是唯一的標的物。

行駛在陸地看的是地圖,如遇狂風暴雨仍能原地找尋庇護或循著指標找出路;而航行在隱形的船道上卻沒有方向指標,需要使用海圖、六分儀、經緯度等輔助工具判別定位,遇上豪雨巨浪,得全權仰賴技術,相信船體。

建造船的本意是用來運輸,而這一刻成為人類的生命共同體,面對大自然人類本是渺小,征服還是克服?不如說託付給老天爺安排一點也不為過。天氣瞬息萬變,人類向來自豪的掌控權,此時只能順應而為,無助感似乎更為深刻,想起電影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,光彩奪目的場景卻是那樣孤獨,僅在這一方甲板上,名副其實的隨波逐流,真切的活在當下。
馭風而行,一場與自我連結的航海之旅
有位帆船選手徐文政曾說:「我覺得在帆船上最好的時間,就是當引擎關掉的時候,瞬間安靜,就只剩風聲、船在跑的聲音,還有拉繩索的聲音。」航行時,感官要隨時能接收感受變化,開啟直至靠岸之際。水天相連,人船一體,與夥伴們連動,與真正的自己連結。
帆船界有名的澳洲少女潔西卡華森,16歲那年駕駛帆船出航,目標是不靠岸、不間斷以及無人協助的環繞世界一圈。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《逐夢大海》裡重現潔西卡如何度過駭浪以及獨處的孤寂,其中潔西卡在最低潮時的獨白,那一幕最讓我難忘—她訴說著好想家人,覺得夢想好難抵達,說著自己並不是永遠樂觀的人,也常常會感覺到害怕……。

女主角哭泣的畫面很令人揪心,我感受到她面對自己的恐懼且試著接受,潔西卡父親在船板上寫下 stay strong,要堅強,老生常談的字句,總在關鍵時刻出現。潔西卡在她17歲生日前三天順利完成航行,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單人帆船環世界紀錄。

帆船看似比其他水上活動更多變因,操作步驟更加辛苦,其實無論身處什麼的環境,面對困境的反應及邏輯應是雷同,相信自己的專業與技術,冷靜後便能做更佳的判斷,勇敢突破。在船上跟著搖晃的同時,心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,不太容易啊!風雨不可控,除了學會觀察天象,能專注於自己的心流更是一大課題。
感受海風,再次拉近與海的距離
地球有超過70%的面積被海洋覆蓋,還約有80%的海洋尚未被人類探索,而臺灣四面環海,近年各單位也逐步推廣「親海-知海-愛海」的相關活動及體驗,你覺得與海最近的距離,是什麼時候?

像我,生活在基隆八斗子,走路十分鐘就可以抵達海邊享受踏水的愜意;可以拎著面鏡呼吸管去浮潛,也曾背氧氣瓶潛水到更深一點的海域。搭船出海也不是第一回,參加娛樂漁船海釣、就讀海大時搭研究船實習等。又如岸邊的活動,像是去海邊撿垃圾、觀察潮間帶的生物、岸邊釣魚、漁村媽媽們曬石花菜等。再或者,到市場採買海鮮、在餐廳大啖魚蝦貝類等。

為了生存或享受生活,日常生活中有太多面向與海有關係,無論有沒有住在海邊,觸碰到海水與否,海洋是生命的起源,與其害怕未知的危險,不如了解更多已知的資訊。

自認是很靠近海洋的人,跟著帆船賽出海這一趟,感受到即使是一陣海風都格外珍惜,順著風依著流,保有敬畏的心,向大海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