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霧 vs 天晴
漫談南北港都
文:港都認識王 黃祺瑋
圖:洪立、羅文昕
加入書籤 + 分享文章
fblinetwitter
「大家看看你們的前方,這裡是全台灣最大的港口,也曾經是全世界第三大的港口─高雄。」這是我帶導覽時常用的開場白。「船遊高雄港」是我的工作之一,負責帶著大家從哈瑪星搭船出發,介紹這個超過百年歷史的港口、高雄港的發展文史,還有在港邊工作的職人。
我是港都認識王的創辦人Kiwi,也是城市導覽員,我的團隊在高雄舉辦各式各樣的導覽行程,在港區田野調查發現港口的故事。

基隆及高雄兩座城市,都被稱之為「港都」,兩座因港而生的城市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,又因著兩地的風土和背景不同,各自發展出其特有的文化。

因為一趟的旅程把我帶到基隆,讓我看見了基隆港的迷人之處。這個城市跟港口融合為一,出火車站就可以看到大型遊輪停靠在港口,走在如夢境般的中山陸橋,在委託行商圈中閒蕩,並在夜晚的魚市看到了跟高雄港非常不同的風景。
魚市場的氣味
我很喜歡逛市場,也覺得要認識一個地方要從市場開始;高雄的「前鎮魚市場」是全台灣遠洋漁業的重鎮;清晨三點,遠洋漁船帶回來各種漁獲,來這裡採買漁獲的海產店家和攤商喊價聲源源不絕,吵鬧的叫賣聲、大力鏟冰的聲音此起彼落,直到六點天色一亮,攤商沖水刷地,魚市才結束繁忙的工作。
到基隆我超級推薦要到「崁仔頂魚市」逛逛,午夜開始,攤商隨著自己的步調開始將漁獲一箱箱攤開,約莫凌晨三點交易來到高峰,一直到清晨五點才結束。崁仔頂以中小型魚類為主,即使有大魚也會切小塊。這裡有白天人們生活的街道氣息,有城市的氛圍,和高雄港市分離的狀態非常不同。
南北港都比一比
基隆港和高雄港有好多相似又很不同的地方,這裡有我的觀察:

港口小吃:
都因為有漁港,兩地的小吃都有魚漿製品,基隆的小吃「吉古拉」是用鯊魚漿製成,其實就是日本的竹輪;而高雄港邊常見的則是用大型漁獲旗魚作成的「黑輪」,而魚漿加上現削牛蒡做成的「炸牛蒡」,是南北城市共有的特色。

舶來品的去處:
早期因為進出口管制,只有進出港口的船員能帶進稀有舶來品,基隆統稱這些販賣舶來品的店家叫「委託行」,而高雄集中在靠近港口的堀江商場,這間店家很多叫「百貨行」,什麼都有,什麼都賣!

夜生活去處:
基隆港旁邊的「廟口夜市」是大家去基隆必去朝聖的地方,200多攤一次聚集在同一個街廓,而高雄港的進出牌樓前早期有全台灣酒吧密度最高的「七賢三路酒吧街」,到現在有年輕人和銀髮族一起「青銀共市」的「鹽埕第一公有市場」,都是夜生活的好去處。
港口漫步觀察
從基隆下火車後,就能看到貨櫃船、郵輪停靠在港口旁邊,可以感受到基隆港口是沿著城市生長,居民的居住地離漁村、漁港很近,生活息息相關,密不可分。

而高雄身為全台第一大港,雖然有大半漁獲來自高雄,但過往因為戒嚴關係,政府特別分離港口與城市,反而造就和基隆很不一樣的感覺。人們要從城市到碼頭,會有穿越的感受,兩邊空間的型態非常不同。

這兩個港口代表著繁榮的經濟,如今都變成文化展現的場域,迎接各地的人前來觀光。我感受到港口總是包容的,不管是基隆港還是高雄港,他們都迎接海上來的人,接受各種文化在此交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