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本集
加入書籤 + 分享文章
fblinetwitter
500年前,歐洲探險家跨越未知的大西洋來到異國,探索新大陸,海上貿易也隨之興起。其中,貿易品之一的亞洲香料,是最吸引歐洲人的聖品。歐洲人用肉桂、丁香、胡椒等香料來增添味道,製作出豐富多樣的佳餚;許多香料被認為擁有藥用價值,可以治療牙痛、提高免疫力,甚至用來製作防腐劑、香氛。

隨著航海貿易頻繁興盛,亞洲重要航海路線之一的台灣,必然成為香料貿易的轉運地。成為貿易據點的台灣,開始吸引各國人士短暫駐台或定居,他們都在台灣飲食文化中留下了痕跡。

像洋派的咖啡與可可,是許多人搭配早餐的優先選擇;中餐時可能來一盤咖哩炒麵,而晚上的火鍋一定要配沙茶才夠味。不說的話,你可能不會注意到,我們熟悉的日常飲食中,有許多味道都是跟隨船隻、移民一起落腳台灣。那些異國料理隨時間融入生活,一點一滴才形成今日的台灣味。

而基隆的飲食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就更深了,不只是香料,許多醬料、食材,都是影響在地風味的重要角色。移民的港口城市,各地的飲食習慣在此交融,長出了基隆獨有的口味,這也是基隆不斷吸引老饕們前來探訪的原因。本期我們不只跟隨航海貿易尋找香料的足跡,也想帶你探索基隆的滋味。

常見的沙茶,究竟是從潮汕還是南洋傳入台灣,又在基隆碰撞出什麼樣的滋味?基隆早期的明星美食「蒲鉾」是什麼呢?為什麼基隆有那麼豐富的咖哩美食?五〇到七〇年代的基隆委託行真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品嗎?

為了回答以上問題,《seaborn》不僅訪問基隆當地老店,還特別邀請飲食作家陳靜宜和專研日治時期飲食文化的林宜錦,為我們解答疑問。期望透過這期主題,讓讀者在品嚐基隆巷弄美食時,也能了解這些飲食文化背後,那些漂洋過海的豐富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