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元1415年以前
歐洲人對東方世界的印象,可說是充滿著神秘與魔幻
從東方來的各式香料,是當時歐洲貴族宴請重要賓客的珍饈
這些香料當初是怎麼來的呢?
是商人橫跨歐亞大陸,經過中東、黑海等地區
沿著歷史課本讀到的絲綢之路、茶馬古道,來到遙遠東方取得
中世紀時期,有不少人認為,一盒胡椒、肉桂、薑的價格,要比一頭牛更有價值!甚至有人直接拿香料當作貨幣使用,可見其貴重程度。但是光靠陸地貿易,可以取得的香料數量實在太少,根本不夠歐洲貴族使用。
1415年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始,從陸上絲路擴展成海上絲路,歐洲人除了到世界各地尋找黃金外,還有項重要任務:「找香料!」因此,斯里蘭卡的肉桂、印度尼西亞的丁香、印度的薑黃...整個東南半島幾乎被歐洲列強殖民,強硬取得殖民地的香料,用以供應歐洲貴族。
當時,台灣在全世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?在十七世紀,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時,曾將台灣當作香料貿易的轉運站,在現在的台南和各國商人做生意。台灣人也因此有機會嚐到各國香料的美味,開啟跨文化的味蕾洗禮。
時至今日,蔥、薑、蒜、辣椒等,是台灣菜餚必備的調味品,胡椒、花椒、八角、肉桂也是廚房裡不可或缺的香料。2019年統計,台灣人平均每天使用1.9克香料,歐洲人則是0.5克、美國人4克。如果中世紀的歐洲貴族知道現代人使用香料如此頻繁,恐怕會羨慕不已。
雖然全球化下的台灣,已經不再是重要的香料轉運站,但台灣反而發現了土肉桂、山胡椒、薑黃、羅氏鹽膚木等,值得分享給全世界的本土香料。或許有一天,台灣本地出產的香料,會在600年後的歐洲大陸,颳起新一輪的飲食風潮也說不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