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隆小吃身世解密
鹿兒島的薩摩揚
文:林宜錦 / 圖:林宜錦、涂佳豪
加入書籤 + 分享文章
fblinetwitter
「蒲鉾」是日本歷史悠久且具有傳統意義的魚漿加工食品,包括蒸魚板、烤竹輪、魚丸乃至蟹味棒等,都是日本蒲鉾店所製作的產品。而我們所熟悉的基隆甜不辣與吉古拉亦是源自日治時期。

對日本人來說,蒲鉾不僅是日常料理中常見的配料,在節日或祭典也可以被作為高級禮品。由於是這樣日常、傳統又實用,因此治台初期,台灣各地也常見蒲鉾商的蹤跡。只不過,這些蒲鉾商多半只作買賣,並非專業的蒲鉾職人。

台灣第一家職人蒲鉾店─松本蒲鉾刊登於《臺灣愛國婦人》廣告
資料來源: 《臺灣愛國婦人》1917-02-27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出版

據日本官方記載,台灣第一家職人蒲鉾店就在基隆,是松本龜太郎於1912年在義重橋街所創立的「松本蒲鉾」。但當時松本蒲鉾大約只在一些日本名流婦人間有點名聲而已。直到四年後,來自鹿兒島的松元喜右衛門也在基隆哨船頭開了一間「松元蒲鉾」,蒲鉾才因為松元的好手藝與獨道經營手腕而廣受喜愛、聲名遠播,一舉躍升為基隆名產!連來自家鄉鹿兒島的名產「薩摩揚」,都因為當時的關西人慣稱魚漿炸物為「天婦羅」,而成了今日基隆「甜不辣」的緣起。

江戶時代《守貞漫稿》中記錄的蒲鉾插圖,日本早期的蒲鉾外型更似竹輪,板型蒲鉾約是江戶時期才成為主流。(資料來源:日本國會圖書館)

至於說到基隆甜不辣、吉古拉與目前日本市面上的薩摩揚、竹輪最大的差異,除了漢字寫法,大概就在原料了!

1934年基隆漁港設立,是北台灣最現代化的漁港,有精良漁具、動力漁船及製冰冷藏設施,使鯊魚這類大型魚也能大量捕獲。但為了取魚翅所捕獲的鯊魚,內臟能製成肥料與飼料、肝能製成魚肝油、皮能製作成皮革產品,偏偏占比最大的魚肉卻因為腥味重而常被棄之不用。因此腦筋動得快的日本政府當時便著手改良研發,研究出將鯊魚漿調製成蒲鉾產品的完美配方比例與製作方法,並將技術推廣至民間以促進更大的經濟效益,同時緩解因征戰導致的糧食匱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