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港埠轉型
一座人文薈萃的
海洋城市
文:西打藍
圖:大樹影像、樸實創意、基隆市文化局
加入書籤 + 分享文章
fblinetwitter
靠近港口時,你會聞到鹹鹹的海水味道,廣場上人們的歡笑聲中,夾雜一旁船隻裝卸貨的喧囂。偶爾可以聽見盤旋上空黑鳶的鷹哨聲,這是基隆港邊獨有的氛圍。

夜晚的基隆,則有另一種朦朧而浪漫的美麗,港口的燈火照亮整座城市,海上的漁火和城市的霓虹燈相映成趣,使得這個海港城市變得更加迷人。
基隆港一直是北部重要,也是最古老的港口之一,擁有天然深水良港、風景優美、人文氣息濃厚等特點。基隆港的戰略位置在古代吸引眾多國家前來,包含荷蘭、西班牙、清朝、日本等,這些國家帶來的文化影響,造就基隆多元文化與族裔融合的豐富樣貌。

1899-1935年日本完成四期基隆港築港工程後,基隆成為一座軍、商、漁三用途的港埠,也是台灣日治時期的第一大港,並在航運快速發展下,成為台灣重要的貨運與旅遊中轉站。1984年更是名列世界第七大貨櫃港,在亞洲航線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。

自21世紀初基隆港的運輸量減少後,基隆市政府推動都市再生計畫,轉型成觀光城市。基隆港獨特的港口風光,能同時欣賞小漁船、大型貨輪、遊艇、豪華郵輪等不同特色的船隻,加上四周群山環繞、海天一色的景象,吸引各國旅人駐足。

在基隆有間公司的成長起伏,和基隆港的發展息息相關,它是基隆家喻戶曉的陽明海運公司,在基隆港邊有座指標性建築: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。
海洋教育推廣者:拉近民眾與海洋的距離
文化館本身的歷史,可說是一道基隆縮影。館舍前身為日治時期「日本郵船株式會社─基隆出張所」,於1915年建造完成,曾經歷過二戰轟炸,直至 1972 年成立陽明海運,至今有上百年海運產業經營經驗,一路見證基隆的興盛繁華時期,以及近年的產業轉型。

陽明不只是基隆航港產業的見證者,也曾受惠於基隆繁榮,秉持回饋在地的感恩心情,在2004年成立「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」,透過文化、藝術、教育、特展等多元活動,推動海洋文化教育。

談起推動初衷,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分享:「台灣是個海洋國家,過去因為政治關係實施海禁政策,然而身為一個離海這麼近的國家,人民不該離海這麼遙遠。而陽明是高度使用海洋的國際公司,有企業社會責任,所以選擇從海洋教育切入。」

文化館每年舉辦數十項海洋教育相關活動,在十多年積累下,已經漸漸為基隆市民所知,市民也期待文化館每年推出的各式活動,以共襄盛舉。

基隆港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、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城市,有著獨特的港口風景、海運發展和美食文化,同時也是移民文化的重要聚居地。當你漫步在這座港口前,會很自然地感受到海洋自由的氣息,與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與活力。